父亲的肩膀

每次看到儿子坐在父亲的肩上,我都泪流满面。那曾经专属于我的位置,现在被我的儿子肆意横为,尚未懂事的他一会儿抓着父亲的衣领,一会儿揪住父亲的头发,然后咯咯地笑个不停,可父亲不火不恼,依然呵呵地乐个不停,我怨父亲过于宠爱他了。父亲说,你当初也和他一样。

我沉默不语,眼泪却在那一刻掉了下来。

奶奶是童养媳,育有九个子女,五男四女,父亲排行老三。父辈的兄弟姐妹中,其他叔伯姑姑读完初中或高中以后,有的成为国家工作人员,有的在外打拼起自己的生活,只有父亲和大姑读书甚少,老老实实地过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。

记忆中,爷爷从来不过问家里的事情,全部交给奶奶打理,大伯和二伯端上了铁饭碗,不再分有农田,家里的农活顺理成章地落在父亲的肩上。可怜的奶奶从来没有停止过劳作,她带着年少的父亲,风尘仆仆,风里来雨里去。田间的重活,父亲一人扛了起来,犁田、耕地、播种、收割,父亲样样在行。如果哪天家里开了荤腥,奶奶私下里也要给父亲多留一些,不知是对他平日里劳作的奖赏,还是弥补一位母亲心底的歉疚。

爷爷有一个兄弟,我们称为老爹。他的人生颇具戏剧性,连续生育三个女儿,三个女儿生养的孩子,依然是女儿。如果继续生育,他也有可能盼到儿子孙子,但身为公职教师的他断了此生念想。

三个姑姑貌美如花,可是她们手无缚鸡之力,田里的稻穗没法挑回来,菜地里浇肥的水桶没人担过去,两位老人经常自悲自叹。每年的春耕夏种秋收冬藏,父亲主动帮忙,起早摸黑,从修房到晒谷,无一遗漏。每次帮老爹家做完农活,悄然地回家,从不邀功请赏。

据说当年老爹想过继我的父亲,不知道什么原因,后来没有着落。我想,老爹看中我父亲的原因,很大程度上缘于父亲的吃苦耐劳,还有他的良善与宽厚。

很多年以后,我听到这样一句话,老爹曾经告诉姐妹三人,无论以后生活怎么样,也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情,都要敬重三哥,竭尽全力帮助他的家庭,没有你三哥,那些年月熬不过来。听到这句话时,我们都已经住上了自己的楼房,不做田地好多年。

生活中,我们也确实得到老爹家不少关照,我想,那是父亲的肩膀给子女们积下的福德。

奶奶去世的第二年,二伯出事了。一场意外的车祸让曾经叱咤风云的他卧床不起,医生的婉言,让大家明白,二伯再也无法恢复以前的生活。树倒猢狲散,从前的门庭若市,现在门可罗雀,只有家人轮流照顾,

父亲接手的第一件事,就是处理二伯的车祸。在二伯住院的日子里,他来回奔波,既要去交警部门了解事故的处理情况,又要和肇事人协调。一个庄稼汉处理起这些事儿来,我们可以想像出他遭受的白眼和冷落。不仅如此,他还要往返于七十多公里的县城与省城之间,照顾二伯,给他擦洗,看着二伯眼角里流出了一滴泪,父亲和爷爷抱头痛哭。

在年迈的爷爷面前,父亲用他的一双肩膀承担起这个家族的困苦与磨难。

婚后第三年,我的婚姻亮起红灯,父亲苦劝无效,我和丈夫协议离婚。当我抱着哇哇大哭的婴儿踏进家门,父亲一把抱过孩子,老泪纵横。我深深地明白,他不仅仅为我的生活感到忧虑,更是为我儿子从小缺失的父爱感到纠心。

由于我工作早出晚归,从不做家务的父亲开始买菜做饭带孩子。每天回家,我都能看到热气腾腾的饭菜,饭后,父亲让我牵着孩子出去散步,自己却在家里刷洗。不仅如此,父亲倾其所有,将我的房子精心装修,然后清理着角落里废弃垃圾,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为女儿多做一些,再多做一些。看到父亲的背一节节地弯了下去,我的心不由得一阵紧缩。在孩子面前,他很少提到“爸爸”两个字,每次听到同龄的孩子叫爸爸,父亲总是将孩子举过头顶,放在肩上,然后给孩子买玩具,买零食。

其实,我怎能不明白,他虽为祖辈,却极力为我的孩子扮演着“父亲”的角色。

父亲的肩膀呵,承受了生活里太多的厚重和沧桑,日见削窄,甚至背驼腰弯。父亲的肩膀呵,承载着几个家庭的今生今世,洗尽铅华,逐日老去。子女们曾经稳坐的那一方肩膀,如今一点一点地坍塌在岁月的荒野里,悄无声息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