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卖酒,庐江县人。
为什么叫周卖酒呢,说来话长了。庐江两汉时即置县,历史悠久人文荟萃,特别是三国时的周瑜,俊秀风流,小乔初嫁,羽扇纶巾,又精音律,“曲有误,周郎顾”,所以这个地方一直以来成为风雅之地,诗人骚客吟咏不绝,“琴棋书画诗酒茶”,文人一多,酒风自是昌盛,庐江地方特别是泥河镇一带,自古是“鱼米之乡”,盛产上好的大米,特别适宜于酿造黄酒。在县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:泥河镇内“酒帘如市,沽酒者如织”,你想想那是怎样的一种热闹场面。这镇内有一老酒坊名海神酒坊,这百年酒坊出产的一种“海神”黄酒,色清透明,香气幽雅,醇和绵润,回甜爽静,是黄酒中之典范,深为百姓喜爱。于是,走街串巷卖酒这一行当也就应运而生。周卖酒就是专门从海神老酒坊沽了酒,再挑了酒坛到四处去卖的卖酒郎,因他卖酒时日较长,渐渐地人都称他“周卖酒”,以至于原来的姓名倒很少有人记得了。但周卖酒本人却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说,你看看我这鼻子,是天生的主富贵的,我虽是个卖酒的,但我祖上可是那个风流英雄周瑜周公瑾也!这话从旁从听来,自然是哈哈大笑,都说,你就别辱没了你先人的声名了吧。周卖酒也不恼,一边卖酒一边说,大人不计小人过,信不信由你!
周卖酒不光是卖酒也顺带卖些日常用品,他虽只是个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,穿街走巷卖酒的,但在泥河镇上方圆几十里却很有些名气,有什么名气?风流的名气!
周卖酒喝过酒后自己说,他至少在泥河两岸一百个妇人的肚皮上留下过自己的记号。周货郎独身一人,一年数次,从泥河出发,翻山越岭,过河涉水,一头担着从外地贩回的红头绳、铁发夹、挖耳勺、洋火、洋布,一头担着一大坛“海神黄酒”,再从泥河沿河而下,卖给两岸的人,酒是卖给那些男人们,而那些头绳发夹大多卖给那些女人们。
周卖酒的拨浪鼓摇得好,轻轻一摇,声震八方,且鼓语极为丰富,一进村,他就摇卟咚咚卟咚咚,听起来就是“不出动不出动”,意即我来了,要买酒的男人卖头绳的女人们为什么不出动呢?等人们三三两两地出来了,他就摇咚咚咚咚,意即“出动出动”。男人们大多爽快,用竹筒打到了酒,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就着花生喝上两口,只有那些妇人们见到周卖酒就一齐围了上去,你拿红丝线我拿打火石,周卖酒一时有些应接不暇,就摇卟咚咚咚,意思是“不要乱动”。这样折腾一阵后,东西卖得差不多了,总有那么一两个妇人,还在周卖酒的担子前不走,眼灼灼地看着那些红红绿绿的洋货。
这时周卖酒的拨浪鼓就摇得不老实了,他摇卟落卟,卟落卟,引诱那些妇人“货换货,货换货”,就有些妇人带着张货郎到河边的柳树林里“货换货”去了。
泥河最下游的一个村子叫汤家保,汤家保最大的大户是汤复兴家,原是徽州盐商,家里建了前后十七进的跑马楼,汤复兴已年过七十,只有一个儿子叫汤镇宗,在外留过洋,娶了媳妇后就又外出谋事,据说在南京做到了师长。这样,家里的一应生活安排就由汤镇宗的媳妇翠儿打点,翠儿生得唇红齿白,虽是女儿家,却性格坚强,里里外外处理得妥妥帖帖。翠儿听说了周卖酒的事,便有心要教训教训这个风流鬼。这天,周卖酒又到村里来了,当他再一次摇卟落卟货换货时,翠儿让家丁从菜园里摘下许多茄子辣椒来,拿去和周卖酒交换,周卖酒只是不干,翠儿说你不是说了要“货换货”么?今天不换也得换!周卖酒才知道碰到了冤家,灰溜溜地跑走了。
公元1940年秋,小日本进入庐州地区,从石头镇方向往前推进。日本鬼子第一战目标就是汤家保,此时,汤镇宗已带了一个营回家,不料鬼子突然袭击,汤镇宗和他的老父亲全被乱枪打死,只有翠儿带了几个土兵侥幸逃脱。翠儿逃走后,一心要为丈夫和公公报仇,另拉起了一支队伍打鬼子兵,由于他们地形熟,打一枪就走,搞得日本鬼子不得安宁。鬼子最后想出了一个办法,通过汉奸找到了周卖酒,他们知道周卖酒是最熟悉泥河沿河两岸的一草一木的,就派出一个小分队,乔扮成做小生意的,跟在周货郎的后面,绘制地形图,顺便打听翠儿的下落。
周卖酒上路了,走过衰败的汤家保,冶父山,黄陵湖,周卖酒一路走,一路暗自伤心——许多和他相好过的女人们都死在了鬼子的枪下。
走到县城时,一个女人走到周卖酒的担子边,说我买点丝线,一边给他钱,一边偷偷地塞给他一张纸。周卖酒才看清,这女人竟是翠儿。借解手的机会,周卖酒打开纸,纸上写着:周卖酒,你要是个男人,就将鬼子引到汤池镇,用鼓声告之。
周卖酒一口将纸团吞进嘴里。
第二天一早,周卖酒慢吞吞起了床,看了看手中的拨浪鼓,他对自己说,唉,这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哟。周卖酒说着又上路了,走到汤池古镇,已是黄昏,夕阳血一样落在汤池镇人家的翘角飞檐上,几只黑鸦叫得人心颤。周卖酒睁了双眼,摇起了拨浪鼓,咚咚,咚咚,告诉翠儿可以出动了。一声枪响,鬼子的小分队遭到了伏击,鬼子见上当了,一枪打在了周卖酒摇鼓的手腕上,货郎鼓应声落地,血落在鼓上。那只大酒坛子也被打破,酒汩汩流淌,后来有人回忆说,那酒香香透了半边天,方圆十里的人都好象闻到了那香味,他们张大了鼻孔,疑惑地说,这是上好的黄酒,海神老酒坊的酒,可是周卖酒那老家伙并没有来啊?
等翠儿将鬼子全部打死,从鬼子身上搜出了地形图时,周卖酒早已气绝,身上被鬼子打出了几十个窟窿,而那一柄货浪鼓被他死死压在身下,虽血迹斑斑,但鼓皮完好无损,摇一摇,竟咚咚作响,似有裂帛之声。
自此,庐江后世卖酒郎和挑货郎担的只用一种鼓语:咚咚,咚咚。